何伟:六大因素驱动数字经济加速发展******
光明网讯(记者 雷渺鑫)当前,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增长新的引擎和经济复苏的中坚力量,整体呈现出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,并已逐步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。1月6日,由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主办,北京信通传媒·通信世界全媒体承办的“2023ICT行业趋势年会”在北京召开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何伟发表了题为《数字经济加速发展,构筑经济复苏的中坚力量》的主题演讲。
他表示,过去两个十年,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实现量质齐升加速发展。未来十年,产业将在数字技术创新、基础设施建设、ICT产业发展、数据价值释放、数实经济融合、治理体系构建六方面持续发力,助推我国数字经济加速发展。
随着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逐步深入,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,并加速转向深化应用、规范发展、普惠共享的新阶段,数字经济也由经济的组成部分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引领力量。
“当前,我国数字经济正开启新十年的发展大幕,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。”何伟表示,预计到2023年,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52万亿元。未来五到十年仍然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快速阶段,整体来看,数字经济将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,而产业数字化同样也进入加速发展的轨道。并且随着工业数字化加速渗透,其与服务业数字化共同构成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“双引擎”。
近年来,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,数字经济依然保持平稳快速增长,其作为国民经济的“稳定器”的作用日益凸显。针对如何为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坚实保障,何伟表示,重点需要关注六个因素:
一是数字技术迭代创新,锻造数字经济核心驱动力。数字技术正处于系统创新和智能引领的重大变革期,数字核心技术领域竞争将更加激烈。
二是网络基础设施持续升级,夯实数字经济重要载体。通信网络迈向高速全光,协同与智能助力发展。
三是ICT产业持续发展,成为数字经济先导力量。
四是数据价值持续释放,打造数字经济关键要素。当前,我国数据资源化阶段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,而数据的资产化和资本化还处在探索中,技术应用、市场流通、制度设计三措并举正推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。
五是融合发展不断深入,构建数字经济主战场。数字化转型支出成为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重要动力,转型支出持续扩张。
六是治理体系加速构建,筑牢数字经济重要保障。当前,与数字化发展相适应的数字治理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形成,围绕竞争、数据、算法相关的制度规则将加速健全;数字市场监管将步入常态化,专注创新和竞争力打造将是赢得未来的核心。同时,全球数字治理新规则将持续塑造,新议题不断涌现。
成都石室中学纪念文翁兴学2165年******
中新网成都12月12日电 (记者 贺劭清)文翁兴学2165年暨成都石室中学改办新学120周年纪念活动12日在成都石室中学北湖校区举行。
据了解,成都石室中学前身为西汉景帝末年(约公元前143年)时任蜀郡太守文翁创建的“石室精舍”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地方政府官办学校。两千多年来,这座学校虽然多次易名,但校址从未更变,办学一直延续,走出了司马相如、杨雄、刘光第、郭沫若等杰出校友。
石室中学校长田间介绍,今年不仅是文翁兴学2165周年,还是成都石室中学改办新学120周年。1902年清政府颁布《钦定学堂章程》,成都石室中学在全国率先实施,完成由科举制向新学制的变革,成为四川历史上第一所现代公立中学,引领了全川教育的近代化转型。
活动期间,成都石室中学分别与中国移动四川公司、乐山市夹江县、遂宁市安居区、广元市苍溪县以及泸定中学签署合作协议。成都石室中学教育集团2022年年会也同期举行,目前石室中学教育集团共有21所学校,29个办学点,还与数十所学校及单位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,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及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提升做出了自己的贡献。
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、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为成都石室中学的学生们带来《书籍过剩时代如何读书》专题讲座。讲座中,阿来分享了他的文学人生和阅读生活,并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关于阅读的建议。阿来表示,读书是对自己精神和道德修为进行提升的途径,是对价值观的追求,不应被赋予功利性的目的,大家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去阅读。(完)